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大翻译运动”愈演愈烈 中外媒体网民激烈互骂

「大翻译运动」
The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


这个由网民为俄乌战争开辟的网路战场最近有演愈烈的趋势。中国网民对西方国家的激烈批评被翻译并传播到国际上,招来外国网民指责中国「好战」。中国网民及媒体也不甘示弱,集中火力展开反击,指控外媒与外国网民「辱华」,完全是境外势力在背后策划的阴谋。

《美国之音》指出,中国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专题)以来一直保持中立的形象,但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却充斥著大量支持俄罗斯的言论。这些言论被「大翻译运动」翻译并转发到网上之后,引爆网路版的俄乌战争。中国网上评论大多支持俄罗斯,宣扬这场战争的合理性,这些言论与一些微博上针对乌克兰女性的低俗笑话都起来外媒的批评,陆媒也反过来指责其刻意选取极端言论,以煽动外国对华负面情绪。

报导说,由于中国对网路舆论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在网上推广俄罗斯官方话术。国际关系和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中国在国内的宣传才是官方对乌克兰战争的真正态度。中国包括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网民的亲俄好战言论,甚至带有浓重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的色彩。大翻译运动的推特帐号目前获得近1万8千人的关注,包括不少报导中国的记者、学者、观察人士等,翻译的语言也扩及日、韩及其他国家各种不同语言。

  这项网路运动逐步扩散的同时,也引来了中国官媒的批判。《环球时报》上周连发2篇文章,指责大翻译运动是恶意抹黑中国,被敌对势力迅速发现和利用,并将之转化为对华舆论战、心理战的素材。大翻译运动则回应称,这不是境外势力的认知战,中国多年来培养的民族主义情绪才是这场运动兴起的原因。

  在一些针对乌克兰女性的低俗言论引起批评并遭到中国网路监管部门的限制后,中国民族主义评论员和媒体同时反过来指责,外媒对此事的报导正是西方抹黑中国的证据。

强烈的民族主义极端情绪文章的出现不完全来自于中国官方媒体的政治因素驱动,还包括有强大的商业利益因素。(图/美联社)

  不过,报导说,芝加哥(专题)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利认为,强烈的民族主义极端情绪文章的出现不完全来自于官方媒体的政治驱动,还包括有强大的经济利益因素。这些文章撰稿人并非为官方媒体工作,通常是经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利用网民的愤怒情绪来赚取流量利益,而大翻译运动和中国网上负面言论的曝光让他们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论尺度。

  杨大利说,中国官媒对翻译运动的批判,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增加了曝光度。大翻译运动真正跟踪的人相对来讲不是那麽多,但是因为有陆媒的批评之后,反倒为它吸引了很多眼球。

  报导还说,尽管官媒不断批评大翻译运动,但这场运动在中国国内似乎也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在《环球时报》文章下一篇获得上千点赞的评论反问道,「不怪自己那帮脑残,怪外面传播?」、「没有鸡哪有蛋,不说混帐话不就好了。」   



转载  BackChina.com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补壹刀:“大翻译运动”背后,藏着一群对中国有超级可怕想法的人


俄乌冲突以来,各种境外势力在网络空间针对中国进行的“认知战”层出不穷。

  最近,在境外社交媒体上,一个专门在俄乌话题上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的“行动”浮出水面——“大翻译运动”。

  更值得警惕的是,所谓的“大翻译运动”开始从俄乌冲突向中日、中韩之间的争议性话题延伸,煽动这些国家民间的对华负面情绪。

  “大翻译运动”背后的势力有哪些?该如何应对这场“运动”?

所谓“大翻译运动”,一开始主要是把其选取的中文互联网上(范围涉及微博、B站、知乎、抖音等等)对俄乌战争的讨论、观点翻译成英文,再以图片形式并列原文和英文翻译转发。

  该“运动”公开的宣言是波兰文的“Za wolność naszą I waszą”,意为“为了你我的自由”。实际上,其参与成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告诉外国人,中国人是“骄傲,自大,民粹主义兴盛,残忍,嗜血,毫无同情心的集合体”。

  该“运动”最初从翻译“收留乌克兰小姐姐”等言论开始,由海外社交平台Reddit上最具规模的中文社群ChongLangTV发起。

  俄乌冲突发生后,网上有极少数网友曾发出调侃言论,称“收留无家可归的乌克兰小妹妹”“欢迎乌克兰美女来中国”等。这些言论随后被传到乌克兰,导致当地民众产生反华情绪,媒体报道称有中国人疑似因华人面孔被路人泼水或不友善对待甚至威胁。

当时大家就有疑惑,为什么这种中文网上极少数人的调侃言论,这么快就传到外国,并在当地引起反华情绪呢?当时有些观点认为,中国网友的言论被在中国的乌克兰留学生看到了,他们懂中文,这些信息被传回到乌克兰。

  现在,随着“大翻译运动”的活跃,以及该“运动”参与成员在接受“德国之声”等媒体采访时透露的内容,整件事情的真相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而由于翻译“收留乌克兰小姐姐”等言论受到外国媒体的关注,ChongLangTV社群中的人也感到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开始翻译更多的中文网络言论,所谓的“大翻译运动”也渐成规模。

  而且,现在由于一些懂日文、韩文志愿者的加入,“大翻译运动”也开始将中文内容翻译成日文、韩文。

  比如,日本人到乌克兰参战新闻下边的网友留言就被他们翻译,称中国网民留言:“乌克兰可以没事,但是自愿参与军事行动的70个日本人必须死绝” 。

  个别网友对韩国女星李英爱向乌克兰捐赠1亿韩元的负面情绪也被他们挑出来进行翻译,称中国网民对此感到愤怒,纷纷留言说:“成功失去中国14亿影迷,再见”。

更为值得警惕的是,“大翻译运动”的话题开始从俄乌冲突往中日、中韩之间的争议性话题方向延伸。

  比如,此次日本地震以后,“大翻译运动”就专门挑选个别中国网友的一些留言进行放大翻译,称“中国人期待上帝消灭尽可能多的日本人”等等,煽动日本对华的负面情绪。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所谓的“大翻译运动”从兴起到现在,仅仅1个月时间。更值得关注的是,发起这个“运动”背后的一群人。

  首先是前文提到的ChongLangTV社群。

由来

chonglangTV板块的描述:「流亡浪人中央,浪人们最后的根据地,永恒矗立的灯塔。」
chonglangTV由叫做神友(或称神蛆、浪人、鼠人)的中国网络群体所建立,属于抽象文化的分支。2019年左右在墙内(中国网络)的百度贴吧混,但是言论过于极端,贴吧一个一个被封,所以改到Reddit上建立自己的板块,亦成为Reddit上人气数一数二的中文社区。在此之外还有r/China_irl,同样会键政,但是属于比较温和的板块,因此冲浪TV称他们为太监。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他们讲了自己的由来。这群以“神蛆、浪人、鼠人”自称的“神友”,除了反共、反中的极端立场外,还憎恨作为中国人的种族。他们称中国人为蜘蛛,即支那猪,平时在群组的讨论中, 屠支、蜘蛛切、核平中国、排华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有人称,在此之前,Reddit上的另外两个大型中文板块就都不欢迎这个仇恨社区的用户。如果Reddit站方把支那人当成Nigger(黑鬼,在英语中是对黑人种族的歧视性用语)一样敏感处理的话,ChongLangTV早就被封好几百次了。

  据介绍,这群人早在2019年就在百度建立了一个专供“反贼键政”的百度贴吧。同时他们的任务还包括,转帖中国大陆互联网上“小粉红“的文章,这就与现在“大翻译运动”所进行的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印证。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事人肉搜索的活动,在外网公开散布一些他们看不惯的人的“个人隐私”。

而最近由于群组成员的人肉搜索的行为,ChongLangTV在Reddit上的旧社群已经被封禁。但是,在台湾的游戏类社交媒体上,还专门有人为他们的“新家”指路。

  当然,为了防止他们的平台被针对性处理,他们还做了所谓“去中心化”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众多社交媒体上,开很多分号。有人称,为了表明自己的反华立场,在网络域名中估计会加上“Zhina(即支那)”。

  在一些反华宣传机构的报道中,我们还看到“大翻译运动”中的另外一些人。

  他们当中,既有滞留台湾寻求“庇护”的所谓“正义人士”,也有在澳大利亚自称揭露中国“真相”的“公民记者”。

尽管在接受采访,或者在那些反华宣传机构的表述中,他们并没有直接表露出自己是“大翻译运动”的成员,但是他们的自我评论和“使命性”表达,反倒暴露了他们正是“大翻译运动”反华内容制作的主力军。他们潜伏在各种微信群中找那些所谓的“亲俄”言论,翻译后转发至外网。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内容也往往得到一些西方反华媒体驻华记者的青睐。例如:被说报道要客观就把提意见的人拉黑,并且对我国外交官出言不逊的BBC驻华记者麦迪文。

同时,在“大翻译运动”的官方推特上,我们还发现在它仅仅30个的关注中,大多数都是反华账号,其中既有“美国之音”豢养的反华网红“乐乐发利”,还有SupChina的主编Jeremy Goldkorn(金玉米)

  补壹刀之前曾经曝光过SupChina(独家调查!就是他们……),其为乌克兰话题中那些故意制造矛盾的内容提供传播平台,而“大翻译运动”和它下辖的成员们则是各种不实甚至以偏概全内容的制造者。

  “大翻译运动”和SupChina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两者是否是同一个产业链上的?这一产业链跟 SupChina背后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有没有关系?

其实,所谓的“大翻译运动”,现在已经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一方面,“大翻译运动”刻意选取个别人的言论,甚至是一些虚假言论激化矛盾。

  客观来讲,有舆论就会有不同观点,一些个人言行通过社交媒体形成极化表达,本身就是网络世界的惯常现象,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无需为此感到惊异。

  如果拿着“大翻译运动”的这一套标准在其他国家寻找类似言论,肯定也是存在的。把这种言行片面放大、固化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种做法所有人都要有所警觉。

  另一方面,“大翻译运动”煽动起来的对华裔甚至亚裔仇恨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不过,受到各种境外势力的支持,这个所谓的“大翻译运动”也不一定是短期现象,今天搞“大翻译”,明天可能就是“胡翻译”或“乱翻译”,种种抹黑举动或将伴随着中国崛起过程的全方位斗争。

  军事观察员王强告诉“补壹刀”,所谓“大翻译运动”,背后的理论思潮来自于加速主义,本质还是“和平演变”那一套,在舆论斗争领域也没有离开过往的“三板斧”套路,即文化建构中的标签化、长期交往中的污名化、历史叙事中的虚无化。通过这“三板斧”,西方一些势力自以为可以轻易达到占领法律制高点、控制道德制高点、炫耀文化制高点的目的。

  只不过所谓“大翻译”的舆论传播方向发生了一定变化,就是由过去从外文转中文,自外向内宣扬灌输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的一套,变为现在由中文转外文,自内向往散布诱导民间仇恨对立的一套。很明显,这是一场具有新特点的舆论斗争。

  王强认为,要战胜这个小偷小摸式的 “大翻译运动”,必须要形成“讲好中国故事”光明磊落的大翻译格局。我们必须要统筹好内外两个方向的传播工作,将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懂外语、家的青年网友,培养成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家,成为网络斗争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从而在与所谓“大翻译运动”的斗争中有更大作为。



转载   新浪财经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大翻译运动:告诉世界中国人怎么看战争

中国网络平台上的“台湾傻事”、“日本傻事”等账号把其他地区民众的言论翻译成中文以供读者取笑,而随着俄乌战争愈演愈烈,在英文社交平台上,也有懂中文的人把中国社交平台上支持战争,支持侵略的言论翻译成英文,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民众和媒体对战争的立场。

3月6日,在澳洲定居的杨涵在推特讲述了自己在一个名为"抗疫群2022"的微信群的见闻。杨涵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自己在这个群里只呆了五天,起初是他"一个不太关心政治的朋友"看到这个群里在讨论乌克兰,以为杨涵会感兴趣,便把他拉入了群聊。但是群聊中的内容却让他大为震惊:其中充值着对习近平和普金的赞美,对生命因为侵略战争而逝去的蔑视,和由俄罗斯政府炮制的假新闻。

年届五十的杨涵经常在报纸、推特、微信上实名发表批评中国政府的意见,他对华人微信群里更亲中国的言论也并不陌生,但这次群聊的内容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也让他担忧,因为"在自由的澳洲社会生活的一些大陆移民,他们的新闻、信息来源完全局限与中国大陆媒体,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事件中,明显受到俄国和中国官方媒体的宣传、假新闻带路"。因此,他开始着手翻译群聊中的内容,陆续发布在自己的推特上,决定通过这种途径把一些澳洲华人的亲俄罗斯言论曝光一下。他表示翻译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地在做,没有和别人合作,他把自己的角色视为一个公民记者。

杨涵发布的推特内容详实,其中既有中国媒体所传播的假新闻,亦有中国网络上的"自媒体"和"时评人"发表的见解,他的推特内容串得到了一千多次点赞和四百多次转发,转发的人中不乏研究政治和经济的学者,主流媒体的专栏作者、记者、编辑,如BBC驻中国的通讯记者Stephen McDonell。杨涵自己也认为"这个推特得到了很多关注",他最开始想要揭露一下华人移民中的亲俄言论的目的"也许达到了"。这样的关注也让杨涵在一些华人群体中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他也在推特中将这样的话语发表出来,但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他个人的人身安全的威胁。

"大翻译运动"的兴起

中国网络平台微博上的"台湾傻事""日本傻事"等账号把其他地区的民众的言论和行为翻译成中文以供读者取笑,而随着俄乌战争的战况愈演愈烈,在英文社交平台上,也有懂中文的人把中国社交平台上支持战争,支持侵略的言论翻译成英文,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民众和媒体在这次战争中所持有的立场。

这场被网民称为"大翻译运动"的运动是从Reddit上最具规模的中文社群ChongLangTV兴起的。

该社群成员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从2月16日左右开始,ChonglangTV开始流行有关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美国曝光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的军事部署来进行讨论。当俄罗斯正式侵略乌克兰之后,中国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许多"收留乌克兰小姐姐"和"俄罗斯1小时速通乌克兰"等言论,对这些言论感到愤慨的社群成员开始自发翻译这些言论,发到推特等平台上让外国人看,"希望他们能够了解到中国的舆论场合究竟在谈论些什么"。而这些言论也的确得到了外国媒体,如SupChina, VICE等媒体的报道,亦在Reddit的其他成员人数更多的社群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ChonglangTV社群成员也一方面积极为乌克兰捐款,一方面开始翻译更多的中文网络言论。

但是,3月2日,拥有五万三千人的ChongLangTV被Reddit以"曝光他人隐私"为名义而解散。接受采访的社群成员解释说,这和他们曝光一位自称拒绝了近期通过Swift从上海往乌克兰汇款的微博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有关。后来该微博用户关闭了微博。

Reddit社群解散后,社群成员意识到中心化的社区无法带来他们真正想要的自由,便开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分散到Twitter, Telegram, Discord, Facebook, Instagram等各个地方。他们在推特上使用"大翻译运动"和"TheGreatTranslationMovement"等标签开始发布翻译成英文的中国网络上的内容,并且为了方便集中和整合信息,使用了名为"The Great Translation Movement大翻译运动官方账号"的推特账号。接受德国之声采访的前ChongLangTV社群成员就是该推特账号的使用者之一,但是他表示不方便透露个人身份,包括在哪个国家居住。他介绍说,这个账户同时有很多人在登陆,这些人分布在世界各地,使用账户的时候,"谁比较方便的时候就将翻译好的图片发布出来"。使用账户的成员都是自发性质的志愿者,既有原本ChongLangTV社群的成员,也有新加入的网友,"成员数量多到我也数不清"。出于网络安全的考量,账户的使用者之间互相也不知道对方身处哪个国家,常用哪个网名。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大翻译运动"的目的

成员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这么做的初衷:"希望能够让更多国家的人明白,中国人并不是和中共大外宣当中的形象一样'热情,好客,温良',而是骄傲,自大,民粹主义兴盛,残忍,嗜血,毫无同情心的集合体"。而他的目标和期盼则是:"希望全世界身具华人血统的人们能够脱离这些负面的情绪,真正和文明社会融为一体,为自己的愚昧而感到羞耻。"

即使翻译组的成员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但翻译的过程中看到的充斥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也常常让他们身心俱疲。"心情真的是非常糟糕的,看到的很多视频和图片让我哭了好几次,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根本没学过中文,这样就看不懂里面的内容了,甚至根本不会推送给我。"

在推特上搜索大翻译运动,还可以搜索到许多像杨涵一样没有加入别人或者组织,纯粹靠自己单打独斗在翻译的博主。当俄罗斯攻击美国资助的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谣言在中国的微博等平台上广为传播,网友辟谣被炸号,甚至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信上的辟谣文章都被禁止分享之后,有更多的人在这个话题下表示支持。一位在战争最初翻译了几条中文评论的昵称为Lily的博主告诉记者自己在战争开始那几天完全忍受不了中文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还会把最极端的评论告诉身边讲英文的朋友,向他们抱怨中国网民同情心的缺乏,但她现在为了精神健康着想,已经停止了翻译,也停止浏览中文社交媒体。

记者亦在一些北美华人微信群中看到了对"大翻译运动"质疑的声音。有人觉得该运动太过偏颇,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在网络上也有性别歧视言论,偏激言论,好战言论,为什么只针对中文网络上的言论;有人觉得英文媒体,特别是最近两天,CNN, Financial Times纷纷撰文记叙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的亲俄言论是小题大做,不关注俄罗斯的侵略恶行反而责备中国网民;有人担心这样的言论传播开来之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打折扣,可能会加剧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有人则纯粹觉得大家都是华人,"家丑不能外扬"。

对此顾虑,接受采访的ChongLangTV社群成员表示不担心因此引起其他国家的人仇恨亚裔,"因为文明世界的人们是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会将个人与群体区分开来看待,只要我们的个人行为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程度,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会非常乐意与我们交往"。杨涵则认为发现了问题,就需要揭露,而不是隐藏。他对记者说道:"我认为,俄罗斯、中国官媒的假新闻、宣传战对澳洲移民社会、国家安全的影响,关注这个问题的意义,大于所谓的对华人社区的'声誉'的影响。"

Lily表示也在微信群中看到反对"大翻译运动"的言论,但她觉得不应该"捂住"这些不当的言论。而谴责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和谴责对亚裔进行仇恨犯罪的人并不矛盾。



转载 dw.com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网民好战不雅言论遭翻译曝光 中国官媒怪“境外势力辱华”


华盛顿 —
当一场草根运动曝光中国网络上针对乌克兰战争的不雅和仇恨言论,并翻译成英文发到“墙外”平台后,中国官媒和民族主义评论员对他们开启了一场抹黑行动,指责“境外势力”在背后策划。

中国当局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一直试图保持“中立”的形象。不过,在受到严重审查的中国社媒平台上,支持俄罗斯的言论随处可见。最近,一场名叫“大翻译运动”的网络行动在推特上兴起。参与者们将中国社媒上与战争有关的评论翻译成英文,以展现中国国内的真实舆论倾向。这些评论大多支持俄罗斯入侵、鼓吹战争、暴力、以及仇视犹太人等。

这场草根运动在“墙外”收获了不少关注和表扬,但也被中国官媒批评,称其特意选取极端言论,以煽动外国“对华负面情绪”。

同时,一些对类似言论的英文报道也成为了中国官媒和亲政府人士攻击和抹黑的目标。专注于报道中国的英文媒体SupChina因为曝光了微博上对乌克兰女性的低俗笑话,而被指控为西方对华“舆论战”的工具。

翻译网民发言成“辱华”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对网络舆论进行了严格管控,在推广俄罗斯官方话术的同时打压反战、反俄的言论。国际关系和中国问题专家都认为,中国在国内的宣传才是官方对乌克兰战争的真正态度。

很快,在远离中国审查长臂的推特上,一场展现中国民间舆论真实相貌的网络运动开始了。3月初,多条以“大翻译运动”为搜索关键字的推文开始出现。这些推文通过截图并翻译的方式,展现中国包括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上网民的亲俄好战言论,其中一些带有浓重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的色彩。

不久,运动的核心参与者们建立了一个以“大翻译运动”为名称的推特账号,每日发布多条翻译。翻译的语言也从英文扩大到了韩文、日文等。

“我们的目的是向外国自由世界揭露中共大外宣掩盖下的中国真相,批判中国人的平庸之恶,阻止中国法西斯势力抬头,为文明世界做吹哨人,”该账号的发言人告诉美国之音。

该账号目前获得近1万8千人的关注,包括不少报道中国的记者、学者、观察人士等。

“大翻译在海外中文圈受到的反响大部分是积极的,”这名发言人说。“我们也收到了中文圈外的鼓励,包括一些日文和英文的网友表示对我们工作的赞同,和一些境外媒体想要对我们进行采访。”

运动也引来了中国官媒的批判。《环球时报》上周连发两篇文章,指责大翻译运动是“抹黑中国的恶意言行”,并被“敌对势力迅速发现和利用,并将之转化为对华舆论战、心理战的素材。”

一篇文章写道:“一些个人言行通过社交媒体形成极化表达,本身就是网络世界的惯常现象,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无需为此感到惊异。但把这种言行片面放大、固化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必须要有所警觉了。”

在回应这样的指责时,“大翻译运动”发言人告诉美国之音,运动初期他们曾翻译过一些“猎奇”的、点赞数不高的边缘评论,但现在他们已经提高了对这方面的要求。

“我们一直在选取官媒,知名媒体和自媒体之下的精选和多赞言论,对于投稿我们一般要求点赞数要上千,所以我们自认为我们有一套机制,可以保证我们所翻译的言论是有代表性的,” 他说。

这名发言人还表示,“大翻译运动”不是“境外势力”的“认知战”,中国多年来培养的民族主义情绪才是这场运动兴起的原因。

“大翻译运动没有收到任何境外势力的资助,全部是由众多志愿者无偿花费自己的时间做的,” 他说。“大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煽动对所有华人的负面情绪,而是针对中国的宣传机器,言论管控措施,失衡的教育系统,和在它们的保护和纵容下没有任何自我约束的民族主义者。”

同样翻译着“墙内”言论的华人推特博主杨涵认同这样的观点。

“中国有严格的新闻管制,能在中国社交媒体释放出来的“极端言论”,都是网关部门默许的言论。如果中国放开新闻审查,百花齐放,也就不会有‘大翻译运动了’,”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他告诉美国之音。

乌克兰战争开始后不久,他被邀请进了一个澳大利亚华人微信群。但他迅速发现,群内的成员大多是“小粉红”,尽管他们生活在澳大利亚,但政治观点依然与北京几乎一致。

“海外移民,有着自由的资讯渠道,仍然受中国官宣影响鼓动,令人惊诧和担忧,” 杨涵说。“这些人很多已经入籍,有投票权,他们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澳大利亚的选举政治和国家安全。”

于是,他通过一系列英文推文,展示了来自中国官媒的宣传和虚假信息在微信上的传播,以及群内成员对俄罗斯入侵的支持。

该系列推文发布后,引起了西方记者和观察人士的关注。但他也遭到了“墙内”民族主义博主的攻击,《环球时报》旗下团队“补壹刀”称杨涵是“大翻译运动”的一员。对此,杨涵予以否认。

“没有太多关注(大翻译运动)的内容。我理解他们的初衷,但不太同意他们一些过激言论,” 他说,“比如(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他们说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的丑陋。这种武断的语言方式会引起中间派华人的反感,应该强调‘一部分中国人’。”

对杨涵的攻击目前只停留在网络世界。他表示自己尚未收到针对他个人的威胁,但也不担心,因为他所写的”都是自己的肺腑之言“。

“我是华人,当然希望祖国富强繁荣昌盛,”曾担任中国外交官随员的他说,“主义不是粉红、官宣的专利,我也,批评就是最高的方式。”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捏造信息抹黑外媒

长久以来,中国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生活水平一般的乌克兰女性格外青睐经济条件不错的中国男性,愿意嫁给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于是,在乌克兰战火纷飞的同时,一些男性网民开始半开玩笑地说,愿意接收乌克兰单身女性。还有人留言称:“还是希望多一些人娶乌克兰妹子,解决我国男女失衡问题。”

这样的言论受到了其他网民的批评,微博也对这样的言论采取了搜索限制措施,并对一些发表该言论的用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一些英文媒体发现并报道了此事,比如专注于报道中国的网络媒体SupChina。

但对于一些中国民族主义评论员和媒体来说,外媒对此事的报道成为了西方“抹黑”中国的证据。

中国时事评论员雷希颖发文,点名批评SupChina,并认为是台湾和“疆独势力”在背后炒作这一话题。

他的理由是,SupChina的创始人郑安澜(Anla Cheng)是蒋介石政府时期台湾外交官的女儿,而且SupChina报道过新疆人权问题。

雷希颖这篇文章被中国网信办转发,也出现在观察者网、网易等多个新闻网站上。随后,《环球时报》的“补壹刀”团队也发表了针对SupChina的“独家调查”,暗指SupChina受到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在中国发动“认知战”。

文章以虚假信息开头,称SupChina的网站上写着报道“俄乌问题”的“三大战略目标”:炒作乌克兰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关系;炒作中国网民言论;炒作中国在乌克兰的软实力,并登出了“三大战略目标”的截图。

事实上,“补壹刀”所发的截图显示的是SupChina当时刊登在首页的三篇文章标题:台湾关注乌克兰,但专家不建议进行对比(Taiwan has its eyes on Ukraine, but experts discourage comparisons);中国社媒上对乌克兰女性的评论引发批评(Chinese social media comments on Ukrainian women provoke backlash);玛丽亚·莱普尼科娃谈中国软实力及乌克兰(Maria Repnikova on Chinese soft power and Ukraine)

“补壹刀”分别提取了三条题目中的关键字,将其扭曲为SupChina的“三大战略目标”。“补壹刀”的文章还表示“有理由怀疑SupChina背后藏着一只企图干预中国的大手“。

SupChina婉拒了美国之音的评论请求。但在一份3月3日的公开声明中,总编金玉米(Jeremy Goldkorn)直言:“他们的指称毫无根据,就像那些说我们是中国政府资助的传言一样。”

他认为是经济利益在驱动类似文章的出现。

“发起这些攻击的人不是中国的政府官员,我把这些人叫做民族主义创业者(nationalist entrepreneurs ),” 他在声明中说。“他们找到了用中国网络上的愤怒情绪来赚钱的方式。”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利认同这样的解读。他发现,许多撰写此类攻击文章的作者并非为正统官媒工作,而是经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本身这也是(他们)的工作,” 杨教授告诉美国之音。

对于大翻译运动和中国网上负面言论的曝光,杨教授觉得这让部分中国网民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大翻译运动’可以对某些人的言论发生一种威慑的作用,” 他说,特别是那些对乌克兰喊打喊杀的人。“如果说有一些这样的言论受到曝光,大家感觉到这样实际上并不合适的话...大家持比较自我批判的态度来看一些事情,这个可能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杨教授补充说,官媒对翻译运动的批判,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增加了曝光度。

“大翻译运动”提的这个口号其实一直到最近,真正跟踪的人相对来讲不是那么多,” 他说,“但是因为有中国的媒体批评之后,尤其是以一种非常批判的态度,反倒为它吸引了很多眼球。”

尽管官媒不断批评“大翻译运动”,但这场运动在中国国内似乎也有一定的民意支持。

“不怪自己那帮脑残,怪外面传播?” 在《环球时报》文章下一篇获得上千点赞的评论反问道,“没有鸡哪有蛋,不说混帐话不就好了。”



转载  VOA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我是佛教徒, 仍然愛地球, 願和平, 不再戰爭。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