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医院命名,岂可儿戏

近日,一则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开始强化使用“中日医院”简称的消息(见下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引发了我们对历史的回忆。

关于“友尽”的故事

1952年,苏联政府在北京援建了一所大型医院,命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1957年苏联政府正式将该院移交给中国,更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但是,中苏之间的友谊并不长久。因两国交恶,在文革期间,该院一度被命名为“北京反修医院”。后来,大概感觉这个名字实在太过分,1970年,周恩来亲自命名该院为“北京友谊医院”。

无独有偶。

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了北京协和医院。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新中国政府接管北京协和医院。文革期间,这所由美国人创办的医院,被正式命名为“反帝医院”。后来中国与美国关系改善,1972年,又改名为“首都医院”。1985年,终于恢复“协和医院”的名字。

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反修医院”或者“反帝医院”的命名几成时尚。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南京反帝医院、福州反帝医院、天津反帝医院;福建反修医院、伊犁反修医院、乌鲁木齐反修人民医院、晋江专区反修医院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医院的命名规律基本上遵循“谁创建的,就反对谁”。

如今看来,如此改名,实在有些可笑,如同幼稚园里玩“过家家”时翻脸吵架的孩童一般。正可谓“儿戏”。

“反修”、“反帝”,这样的语言用于医院命名,是有着极大问题的。这不单单是难听与否的问题,更是违背医学伦理的。医学唯一的敌人是疾病,我们可以“反疾病”,甚至于可以有所限制的“反细菌”、“反病毒”。但是,我们不能“反人类”。行医,不应判断病人的政治主张。不能因为病人来自于所谓的“帝国主义”或者“修正主义”,就拒绝救治。过度参与到政治之中,就扭曲了医学的本分。

医院起名字或改名字的时候,若掺杂了过多的政治因素,那就注定要“不停的折腾”。愈是“政治”,愈是“短命”。

(1957年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的苏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共同签署的进修证书。一周后,该院移交给中国。谁也想不到以后该院会改名为“反修医院”。)

医院的名字,是一种品味、是一种治疗

我曾经认真查阅抗战时期的史料,看看当时有没有什么医院命名或改名为“抗日医院”。结果,并未查到。

那么,是我们的祖辈们“觉悟不高”吗?非也。他们遭受战争的伤痛、甚至仇恨,远超我们。但是,他们更知道文化和品味的重要。医疗,和教育一样,都是社会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与学校一样,都要引领社会的文化和品味,而不是“拖后腿”。医院的名字,正是这种文化和品味重要体现。

这种文化和品味也深深地根植于民众的心目之中。

上海瑞金医院,创建于1907年。创建时,命名为“广慈医院”。在其创建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广慈的名字,在上海成为响当当的品牌。文革时期,医院更名为“东方红医院”。老百姓们根本不认可,口口相传的仍是“广慈”。

有位朋友告诉我,如今,她年迈的奶奶一提到这家医院,依然称之为“广慈”。我想,对于民众而言,医院的名字,已然是一种有力的安慰、是一种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治疗”。而一个媚俗的、丑陋的名字,则有可能给民众带来无尽的反感。名字,不仅是医院的无形资产,更应该是一种拥有社会感召力的人文血脉的传承。

医院的命名,要对历史负责,对医学负责,对百姓负责。

(文革前和文革中分别拍摄的北京同仁医院大门照片。文革中,该院改名为“北京市工农兵医院”)


转载  中国医疗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那些不堪回首的医院名称,让人哭笑不得

前段时间和同学聚会的时候听同学

聊起带母亲去医院看病的一个事情

母亲因为静脉曲张做检查,同学

安排她去了北京空军总医院

事后跟我同学说这医院一定很厉害吧

是都给开飞机的看病的吧

我同学表示............

看来这个医院取名还真是一门学问

名字取得好说不定就起到什么奇效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让人

哭笑不得的医院名称和历史

731医院

说起空军总医院,其实还有一个和空军

有关系的医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31医院

要说这个医院你没听过,那还真有可能

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是说731这个数字

你没听过 那请你去面壁思过一下

是不是一提起731就想起了细菌、日本鬼子

人体试验?不过别误会,这个医院和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731部队那是一丁点关系

都没有,要按照我同学妈妈的理解方法

估计还没到门口我我这位同学就要打死了

北京反帝医院

我相信没有人不知道北京协和医院吧

协和医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医院

20世纪初期,中国还没有一家正规化的

现代医院,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决定在中国

建立一所现代化医院,经过考察他们决定给当时

贫弱不堪的中国建立一所医院和一所医学院

那就是北京的协和医院。没错就是美国人建的

协和医院成立于1921年,实际上2021年才是

协和医院的一百岁生日,才称得上是百年老院

在当时的历史年代背景下,曾经有一段时间

中国不愿意承认这所医院是由美国人

赞助成立的,就因为是美国人创建了协和医院

曾一度被改名为“反帝医院”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领导们突然想起来

医院的名字还叫“反帝医院”,卫生部紧急将

其更名为“首都医院”,1985年再次更名为

“协和医院”这就是北京协议医院的前身了

北京协和医院可以说是国内所有医学

人的一座殿堂、领路人,这里不仅培养了

众多杰出的医学工作者和医生,也救助了

众多挣扎在病痛中的人

友谊医院一点都不“友谊”

1952年,苏联老大哥和我们还是

穿一条裤子的好朋友,彼时苏联大哥为了

表示友好的诚意,本着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北京援建了一做医院,命名为

"苏联红军十字医院“,五年后医院正式移交给

中国管理经营,并更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哥俩”闹掰了,在文革期间

该医院被更名为“北京反修医院”,后来我们的

周总理认为这个名字实在是不合适于是

在1970年亲笔题名改为“北京友谊医院”

反帝医院、反修医院,果然是好兄弟

说实话现在我们回头看看都觉得

实在是好笑,这样改名就好象小孩吵架

给对方起外号一样幼稚,我想这不只是

好听或者不好听的问题,从医学伦理角度

来看,这是违背医学的初衷的,医院是治病

救人的地方,如此这般随意命名实在是可笑

山西大医院的笑话

如果你刚好在协和医院遇见一位来自

山西大医院进修的医生,你是不是要急了

北京的医院还不够大不够强么?到了北京

你还敢称是山西大医院的?医生可能会跟你

解释道,我是山西医科学院的,我们

医院名字叫“山西大医院”

说实话医院的名字真的很重要,名字起的好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

话说回来,医院的名字,只是一个称呼

医院的技术好不好,患者的口碑说的最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普及

哪家医院好不好,上个网一查就知道了

如今医院名称越来越不如医院口碑重要

但医院的名字还是不能儿戏



转载  每日头条
瞅啥瞅别人?说别人没说你是么?
现在也是这样子的,一直改不了。
一个地方名称的变更往往也记录下了这个地方发生的时代变化。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 发新话题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